2011年1月14日 星期五

產業實習期末分享

這學期修習產業實習這門科目,實在值回票價,雖然現在才要將本學期課堂所學與大家分享,好像過了一段時間,但是回想這堂課所聽到的經驗分享,卻是歷歷在目,記憶猶新。來分享經驗的講師,都是非常有經驗的,他們的歷練,對我造成莫大的衝擊,以下我將一一的分享我對每次講座的心得。

講員-詹伍龍先生

詹先生的人生體驗,跟我最近看的一部電影"三個傻瓜"很像。剛開始的時候,家人對於他選擇務農很不諒解,但是他堅持自己的理念,自己的方向,為了自己而活,而不是一味的照著家人、老師的期盼而走。最後詹先生也在這方面闖出了一片天,也透過自然農法,思考人類與自然,如何共生共存。課堂中老師播放日本蘋果阿公-
木村秋則的紀錄片給大家看,影片中有一句話讓我印象非常深刻,蘋果阿公說"這一生至少當一次傻瓜",回顧現在的社會,傻瓜是一種做傻事的象徵,大家都在避免成為傻瓜,從小就被教導如何避免錯誤,迴避困難,而不是被教導勇於去嘗試錯誤,真正的在錯誤中學習,透過詹先生的人生經驗,讓我認真的去思考未來的方向。

講員-
吳子鈺先生

台灣大學,是台灣學子的第一學府,多少學生拼命補習,拼命考試,就是為了進入這個校園,但是有一個人,他從台大畢業之後,可以考取司法官,繼續往上爬,但是他放棄了這些光環,投入拯救雨林的行列,他用公平貿易的方式,試圖透過賣咖啡,來改變第三世界農民的生活及觀念。這個人是誰呢? 他就是我們這次的講員,吳子鈺先生。吳先生跟我們分享許多投入雨林咖啡心路歷程。在資本主義的社會,錢就是一切,人們為了追求財富,可以無止境的破壞整個自然生態,連有地球的肺之稱的熱帶雨林,也成了資本主義下的受害者。吳先生希望盡自己的力量,去捍衛熱帶雨林被破壞,他利用咖啡當作一種媒介,去提倡一個公平貿易的方式,讓農作物的利潤所得,能夠回歸於農民,藉由這種方式,讓居民體認到土地的重要性。吳先生的經歷,讓我學習到,其實任何事都有不同的面向,當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,換個方向思考,或許就能解決,就像吳先生不是用傳統方式,勸導居民不要繼續砍閥雨林,而是教導他們另一種方式,讓他們理解到破壞雨林並不是唯一的方法。

講員-林建治先生

林建治先生,生在一個台中傳統的泰雅族部落,大學時代,一個人獨自來台北完成學業。曾經一度的迷失了自己的方向,但是在一場強烈的晃動中,他失去了母親和弟弟,讓他體會到親人與部落的重要性,於是回到部落中,積極的重建部落,讓整個部落就像一個大家庭。首先他從部落廚房,讓族人有一個互動的空間。他也提供獎學金給部落的學子們,讓他們能繼續升學。然後在寒暑假的時候,回來部落當志工,讓他們有一種屬於這個部落的感覺,而不是出去了就忘記自己出生的地方。林先生對於自己部落的使命感,讓我思考著,除了平常的研究生活之外,我是不是還能對這個地方做些什麼。

對於三位講員的經歷,最後的心得只有一句話:"一個好的工作,不是取決於賺了多少錢,而是取決於能對這個社會做出多少貢獻"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